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继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容易混淆,特别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二、活动尝试
1.出示例题场景图。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列出算式:32×102
4.你会先估计,再算一算吗?
5.交流算法。(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三、师生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32×102。
(1)自学课本第52页,完成书上例题的运算过程。
(2)同桌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3)组织交流理解算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01×84=( )×84+( )×84
92×203=92×(200+□)=92×200+92×□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试一试:
用简便的方法计算46×12+54×1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交流:
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②你是怎样算的?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略)。
4.师生共同小结:
四、巩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填空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这些算式的特点,以及计算的过程和依据。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说说口算这些题的共同思路。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让学生先用简便方法计算。
交流:把第4题与第2题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5.思考题。
(1)先对前两行每组中两个算式分别计算,并在〇里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