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先叫一个同学起来讲一讲律诗的章法,你能够知道多少说多少,胡婷。”
胡婷站起来说:“首联要破题,颔联和颈联的格式应该不同,比如两联里面的动词一般尽量不要放在同一个位置。然后尾联应该有一个总结的作用。”
“我发现她说得非常好!有没有同学补充一下?文思泉。”
文思泉补充道:“颈联应该是破题,颔联是承题。”
“颈联在前还是颔联在前?”
她连忙纠正:“颔联在前,颔联要破题,颈联承题。然后尾联除了总结,还可以放开一笔。”
“你说的放开一笔很准确,就是说尾联即可以就题作结,也可以放开一笔,余韵无穷。那么破题的是哪一联?”
“首联!”同学们纷纷说。
“你刚才说是的颔联。那么承题的应该是哪一联?”
“颔联!”
“那么颈联就应该转了,颈就是脖子,脖子的功能就是转动。一首好的律诗往往不自觉地符合这种规范。前几天我偶尔发现我学生时代写的律诗--那时候我喜欢写诗,主要是写同学闹着玩,我后面坐着一个陕北的同学,他喜欢画画,我就帮他题诗。我发现的这首诗起因很有意思,一天早晨我落枕后,歪着脖子走进教室,大家都笑我,我就题诗一首,名曰《歪脖歌》。”
大家都哄笑起来,我开始读那首诗:
昨夜高枕会南柯,晓起方觉已歪脖。
群筋越轨痛难忍,众人皆哂奈若何!
灞桥柳美皆因曲,李贺文奇波折多。
时风日下须斜看,世人心歪反笑我。
我边读边按律诗章法分析,也讲了不合律之处,课堂上笑声不绝。我顺便读了同时发现的另一首诗:
五月流火已近人,羲和乱日蝉不闻。
经霜松盖有残枝,初发柳条无精神。
周公处处乱笔迹,南柯时时入梦魂。
安得舒臂千万尺,扯将云彩洗凡尘。
“好,我们来看《山居秋暝》。我先问大家一句话,你在看这首诗的时候,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可能在哪一句出现的相对比较频繁?”
我想他们大概会说是首联和尾联,因为首联是破题,而尾联则是结题,结果学生齐声说:“尾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