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用品来之不易,应当爱惜。
2.知道应当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培养生活节俭的好作风。
情感:
1.对浪费和故意损坏生活用品的行为反感。
2.愿意。
3.以为荣。
行为:
1.对生活用品爱惜,小心使用。
2.对生活用品不乱仍、不故意损坏、不浪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勤劳节俭”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十分必要。为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从一、二年级起就很重视勤劳节俭的教育,设置了爱惜学习用品、、爱惜粮食、节约水电等课,本课是其中之一。
当前的小中国学习联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十分疼爱,常常表现为尽力满足他们生活上的一切需求。因此,很多小学生的生活用品十分齐全,而且款式新颖、美观。但是他们使用生活用品不知道爱惜,乱仍乱丢、浪费、有意无意地损坏,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来得很容易,丢了、坏了从不心疼,再让家长买新的。这些事情看来不大,但发展下去会使学生滋长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坏作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很不利。因此有必要进行的教育,使他们知道从小要养成的好习惯,培养生活节俭的好作风。
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的教育,应该抓住两个重点。一是使学生知道生活用品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生产出来的,是家长辛辛苦苦挣钱买来的,来之不易,应当爱惜。二是使学生明确的行为要求,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做到。
教法建议:
1.教师课前应做一些调查,了解学生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方面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实际表现,家长的态度以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以便教学有的放矢,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还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做小表演,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提一些具体的行为要求,还可组织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比赛,从而巩固和强化所学道德规范,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