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一节
课时
2
教
学
目
标
1、 了解无性生殖的概念
2、 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出芽生殖的实验
3、 动手尝试植物的嫁接,理解无性生殖的实质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建立交流合作意识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1、了解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类型,会举例
2、了解嫁接的原理,会举例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无性生殖的概念,并会举例说明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法
教学准备
1、 酵母菌培养液、显微镜
2、 水螅无性生殖的录像
3、 植物嫁接的工具及材料
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
设问:上学期我们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生物的生殖、发育、遗传使生物物种能不断延续和发展。(导入新课)
互动探究
(探究一)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要求学生利用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玻片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组织讨论
1、 能否看到酵母菌,尝试描绘形态
2、 是否有小突起,那是什么?说明什么?
如学生观察中,发现成串的小球体,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提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可以指出,酵母菌一般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无性生殖,有时也可进行有性生殖。
(探究二)观察水螅的出芽生殖
播放水螅出芽生殖的录像,请学生描述其出芽过程
结合水螅结构模型补充介绍水螅也能进行有性生殖方式。
引导学生归纳两次探究活动
(第二课时)
(探究三)植物的嫁接
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指出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
指出植物可以依靠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称为营养生殖。
介绍常用方法——嫁接
播放动画:嫁接的方法和过程
请学生尝试描述嫁接的形式、过程、关键等,并会举例说明
强调指出,使嫁接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条件允许的话,可让学生实践
(探究四)植物的组织培养
播放动画: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指出植物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