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相对性状的判断)
2.遗传:生物的性状从亲代向子代传递的现象。
3.染色体:细胞核中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 dna 和 蛋白质组成。
4.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的dna的片断。
基因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化学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的性状。
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因。
5.人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男表示为:44+xy;女表示为:44+xx
男精子表示:22+x或22+y;女的卵细胞表示:22+x
6.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白化病、色盲、血友病、侏儒症、先天性愚型病等)。
7.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的性状上的差异。
类型: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判断依据:是否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
8.变异原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环境因素。
9.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变异使生物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生物进化的长河
1.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理解变异本身就存在,环境对他起了一个选择作用)
人类的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由病源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疾病。
2.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