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病毒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以及病毒在生物防治上的作用。
(4).通过学习让学生识记细菌病毒——噬菌体的有关知识。
2.能力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学习噬菌体等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病毒的生命活动特点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2.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即噬菌体的作用机理为本节课的难点。因为病毒是一类极特殊的微小生物,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录像,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 设计总路:
组织指导学生收集课外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形成印象
→
利用实例纠正错误,引出主题
→
播放录像,加强直观性,使学生识记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
→
利用教学软件学习病毒的三种类型
→
学生讨论交流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过程 说明:
(1)病毒是一类特殊的十分微小的生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带来一定难度,学生对其形态结构等情况比较生疏,甚至有误解之处,单凭课堂上一节课的教学是微不足到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在课前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记录一些有关病毒的资料和信息,为课堂上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团结奋进的自信心。
(2)本节课的导言可以直接导入 。如病毒不都是有害的,也有有益的。或者由学生代表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