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试用宽容诠释师德

师的职业道德。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明白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这种特殊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教师不一样的工作性质、不一样的职业道德。他不仅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直的工作作风,厚积薄发的工作效率,更需要的是对学生倾注教师的爱。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林重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如何倾注对孩子的爱,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行为思想多使用理解和宽容。

  “宽容”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计较别人的过失甚至错误的一种态度。他是一个理论上的东西,我们要用他指导实践。

因为在我们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存在着许多不宽容现象。往往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要求学生一个步调,一个声音,一个结论;在考试中的不宽容体现为要求标准答案;平时学生犯了错教师总喜欢拿放大镜去审视。于是,迟到就变成没有时间观念,忘了带作业 本就是不爱学习,一次没向老师问好就是不尊师重教,不小心的违纪违规就是存心捣蛋……诸如此类的事件使得教师愤怒,学生害怕。然而仔细回顾,广推细测,我们发现中国那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教师的愤怒却没有使我们的教育成效得到好转。

有些教师想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事学生都会做不好,由此我想到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也就是我们通常俗语中所说的“狼不怕人,恩怕人”(即谴责不一定比宽容更能引起犯错误的人在道德情感上的自省)。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能对孩子的一些“毛病”采取宽容的态度,将比死抓住他们的“小辫子”不放,更能引起学生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自省,这更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根据两年来对某些学生的不良行为的处理,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宽容”方式,其效果还算可以。

一、       以谅解沉淀宽容之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10个让人受益的寓言故事
无法砍去的胜利标志——V
纳粹集中营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