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伴随着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其心理上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性意识觉醒、个性心理逐渐成熟、社会兴趣激增、自我意识增强等。由此而引起的性意识混乱、自我意识发展超前倾向、交往与闭锁的矛盾等心理困扰十分明显。为了能使初中生顺利度过青春发育期,就必须重视初中生的心理问题,积极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智力正常;善于调节和控制情绪,心境好,情感丰富;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我评价能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能较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个性健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理、心理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原因,许多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并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初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问题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学习兴趣和教学要求的矛盾冲突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非常广泛而又开始专门化。他们都有自己所偏爱的学习,但从升学的竞争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就必须要求他们学好规定的学科,这便于他们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发生冲突,降低他们对某些学科的积极性。

2、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困惑初中的学习要求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更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进取心,但限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或方法不当,或不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辅导等原因,学习成绩不佳,只有失败的体验,没有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学习上时常感到困惑、苦恼,有压抑感,产生自卑心厌学情绪。

此外,较多的学习科目,繁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失调。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来说,学校、家长都希望他们能升入好的高中,对其在学习上强化培养,要求过高,致使不少人在学习上感到压力过大,精神上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这在初中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成长本身带来的心理问题

初中阶段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增强考生信心方法
增强考生信心方法
考试焦虑与自助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