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心理健康教育:十大问题亟待解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研究的新课题。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蓬勃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对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解决,否则学校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真正实效。

1 目标: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主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心理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结合我国教育的实情,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健康的内在根本条件。健全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年龄特征,心理素质结构与心理素质功能相匹配,同时。动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性特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更不例外,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个体和群体,甚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形式或任务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具体操作上又是有差异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照搬根本目标,而应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统摄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育目标,这是实现根本目标的基本要求。

2&nbs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增强考生信心方法
增强考生信心方法
考试焦虑与自助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