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是台湾战后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她在五十年代当过联合报副刊主编,手上曾提拔不少年轻辈作家(事实上这是她于文坛史另一样影响力,这方面的成就,至今为文友津津乐道),而是说她在小说艺术上,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将在台湾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作,便是既拍成电影也彩画成儿童书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成为台湾战后小说巨着,可以简单归纳出下面几个特色:
(一)就小说结构来看,它是由五个独立的短篇结合成一部完整的长篇。最早在五十年代出现的时候,就曾在不同刊物上分别单独发表,但集合成书时(1960年初版),却是情节互相连贯,主题前后呼应的长篇。因此它在结构上是很别致的既是短篇也是长篇小说。
(二)就文类的特殊性来看,它既是小说又是散文。从其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的性质笔触来看,多少具有散文的形式风格,但林海音也不反对别人将其列为「自传体的小说」。
(三)就叙事观点来看,它透过小女孩「英子」一对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由英子的第一人称观点循序发展,她既是懵懂的孩子: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又是叙述主体,经验着复杂的成人世界,并随之逐步成长。从这个角度,它也可以是一部主角经历人生磨难的成长小说。
(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作者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女性意识。英子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是极聪敏的「女」孩,具有一双属于女性,敏于同情的眼睛,特别能看见那挣扎在性别压迫中难以翻身的女人。《城南旧事》四段中,女性故事占了三大段,三段中又正好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种典型。追寻她们不幸的源头,自然都与男人有直接关系,从这个方向来看,这部小说的精神,以及要表达的女性主义主题,不但一点不老「旧」,并且还十分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