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怎样评课:问题反思与对策探讨教学动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标准”式评课有被当前流行的“理念”式评课取代之势。“标准”式评课既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又有机械性和片面性。“理念”式评课既有开放性和人文性,又有主观性与不可比性。“矛盾”式评课则能兼顾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结合。

关于如何评价一堂课的质量,过去我们常用某些标准来衡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更多地是看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课对广大教师有重大导向作用,涉及到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评课方式的转变进行反思,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并寻找相应的对策。

一、传统的“标准"式评课

长期以来,我们相信好课及其评价应有明确的标准,并大同小异地将其写在各种版本的《教学论》或《教育学》书籍中: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这些标准被作为上好课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当他们从事教学工作后,又成为衡量他们上课质量的基本依据。而且为体现客观性和便于操作,各学校又进一步将标准细化成赋有权重的具体指标,制定成相应的评课表,听课、评课时只需要在表格里打“√”,然后把分值相加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便代表一堂课的优劣。

基于这些标准的评课的确有以下优点:(1)客观性。评课标准是统一的,不因被评者或评者而异,再加上细化的评价指标便于操作,使得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评课的客观公正性;(2)可比性。每个具体指标都赋有相应的分值,只要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学行为与评价指标作对照,就可获得被评教师的得分,用分数多少判定课的好坏,教师之间相互比较时,清楚明确,不容争辩。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活动,上述评课标准对教学有明显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有助于教师尽快走上“正轨”,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与低效性。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和作用,多年来它一直被广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如何说课
如何说课和评课
怎样进行物理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