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这是我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节课,我满怀信心地走向了教室,走向了完全陌生的学生。
  对于《新课标》的学习已有一段时间了,自认为对《新课标》的理解不算肤浅,而这节课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的,先是用录音机给学生放一首与友谊有关的英文歌曲,使互相相当陌生的学生立即进入渴望得到友谊的氛围,从而踊跃地进行自我介绍。这是分组进行的,目的是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说的机会,然后由小组长作总结汇报,以此让口语较好的同学有展示才能的机会。接着向全体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Do you need good friends ? Why? ”再接着问,“Are you good to your friends? ”由此引入Warming up要求做的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而且,我还设计了一个得分表格,使学生对自己的选择一目了然,然后让学生判断哪一个答案更好,使学生对自己是否擅长交友做出评价。甚至本节课要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认真考虑过了,务求让学生听得明白,而且层层深入,自然过渡,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解决如何交友和保持友谊等问题,以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然而,事实并非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完美。
  先是学生听完那首歌后,并非如我所预期的那样立刻被友谊的氛围所感染,而是没什么反响,这令我大失所望。后来我向学生了解为何会这样,学生说对这首歌非常陌生,而且也不欢它的旋律。这令我明白到若不多花时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就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在后面的讨论环节,情况更令我失望:这是五道让学生做出选择的题目,因为考虑到其中只有7个生词,于是我让学生尝试结合语境猜猜这些生词的意义,可学生听后很不满意,认为这么单词多没学过,很难猜,于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把句型结构溶于教学中 易于学生掌握
讲课艺术引起学生的随意注意
讲课内容编排要“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