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一、本节教材的分析处理,及教学过程:
(一)、教育教学目的:
1、 知识要求:掌握平抛运动的条件、性质、运动规律和公式,并会根据运动的独立性质解决有关平抛运动的问题。
2、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判断、分析、解决有关物理问题的能力。
3、 物理思想教育要求:渗透物理方法(实验的方法、辩证的思维的方式和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知识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性质和规律,并用有关规律解决具体问题。
2、难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及运动规律。
3、关键:从实验及多媒体演示中分析得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4、创思设想:教材直接提出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加以证实,再用频闪照片分析后给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解例题,教材直接把结论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设计了三个创思点:①.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什么方向的运动,由学生自己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并让学生亲自动手。②.例题㈠只提出部分条件,让学生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一般规律。③.例题㈡实验性强的题目,让学生用一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逆向思维的意义。
(三)、教学内容设计、过程安排:
<1> 平抛运动的条件
具有水平初速Vo
只受重力(a=g,匀变速)
复习引入:(为探索新知识作好基础知识准备、使新、旧知识自然过渡,学生易接受。)
提问:1.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2.曲线运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有何办法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生:1.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