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思水平教学初探
摘要 反思水平教学模式是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的形式之一。反思水平教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和能力,这对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改革有借鉴作用。在化学教学中采用反思水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反思教学的理论背景作了简单介绍,并应用其观点对两个实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学习原理 案例分析
一、 反思水平教学的理论背景
20世纪以来,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发现教学法以强调知识的保持、增强智慧潜能、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四大优点逐步成为学科教学领域的主流流派。发现教学法通过强调学生的发现行为,不但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内容,而且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当学生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后,将能独立地向前迈进。对这种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的追求,使其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生命力。我国现阶段积极探索的新课程标准正是将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布鲁纳的线性认知相互作用理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尤其是在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关系上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如果将学习内容分为探究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事实性信息的话,前者的获得能帮助后者的获得,但反过来则不行。即:探究性理解能使学生获得解释性理解和事实性信息,解释性理解能使学生掌握事实性信息,但仅仅使学生获得事实性信息则不能让学生获得解释性理解,更不能使学生获得探究性理解的能力。所以,发现教学法特别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性理解。
布鲁纳认为,教学和学习的探究性过程由探究过程和反思过程组成。探究过程以发现、解释过程为中心,反思过程以预言、证实过程为中心。
将教学和学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