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历史新课改“三得”

 
  历史课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课程,但对于这门新课程中的某些人物、某些事件学生却并不陌生。对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他们更是充满了期待,应该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要使他们保持这样一种心情,持之以恒地上好历史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近两年执教历史新课程的教学经历更是加深了我这一方面的认识。
按照教学规律,学生随着历史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兴趣应该越来越高,但事实上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常常反而是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对于提问通常是“一问三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困惑了。
  为此,我深入研究历史新课程标准,广泛学习教学理论,认真观摩同行的教学,逐渐加深了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历史;第三个层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三个层次都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密切关系。这样,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就成为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从我已有的课堂教学来看,注重的是改进教学方法,还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还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治标不治本”。于是,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探索,有所心得。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人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触觉学习者:当他们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最好。他们通常被叫作运动触觉学习者。第二种是视觉学习者:当他们看到学习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他们学得最好;有一小部分人为“印刷符号型”,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第三种是听觉学习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而学得最好(见《学习的革命》)。这三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并无优劣之分,但教学时若能注意到学习方式的不同,并以此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反思
对历史教学中一些误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