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如何在数学活动中给幼儿提供对比参照物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引导幼儿运用对比的方法来感知,认识一些事物的数学性质,比如,物体的长短,量的多少,方位的认识,量的守恒等。

  大家都知道,进行对比,就必须有参照物。我们成人可以将一些虚无的,过去的,印象中的事物进行对比。而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形象的,具体的,那么,我们在给孩子提供参照物的时候,则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下面我从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例一:小班数学活动《4的形成》(引导幼儿感知3个添上1个是4个,并让幼儿初步感知4个较多,3个较少 )

  过程:师---(设置情境)草地上有3只小兔子,又跑来1只小兔子,数一数草地上现在有几只小子?

  幼---4只

  师---(小结)3添上1是4。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现在的4只小兔子和原来的3只小兔子,那个多呀?

  幼---(茫然)

  例二:小班数学活动《认识里外》

  过程; 师---(设置游戏钻山洞,某小朋友钻进去,问)你在山洞里边还是外边?

  幼---里边。(继续爬出)

  师---你现在在山洞什么地方?

  幼---外边。

  师---(让小朋友坐回去,问全体幼儿)刚才某某小朋友爬进山洞时,我们说他在山洞的什么地方?他爬出来以后呢?

  幼---(茫然)

  例三:大班数学活动《体积守恒》

  过程:师---请小朋友把你手里的橡皮泥团成你喜欢的形状。

  师---小朋友真棒,把橡皮泥团成了各种形状。在小朋友想想,你手中的橡皮泥比原来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幼---(茫然)

  师---是不是没变啊?他也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还和原来一样大,是不是?

  幼---是。

  大家看这三个例子中,老师分别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孩子感悟量的多少,认识里外,感知体积守恒。第一个例子,老师让幼儿用现在草地上的兔子与原来草地上的兔子相比来确定多和少,可是,原来的兔子在哪儿呢?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他必须对两组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奇妙的绳》趣味游戏活动反思
健康活动《腿脚功夫》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橡皮膏小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