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班音乐《洗澡了》听课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洗澡了》,徐**老师结合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小兔和狼的游戏,她给这首音乐设计了小兔跳跳去河边洗澡,一路上要小心大野狼,最后开开心心洗澡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有效地帮助了孩子们去感受这个乐曲。

  1、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借助适合的儿歌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

  “兔子跳跳去河边,小心大野狼;兔子跳跳去河边,小心大野狼。哦~哦~洗澡了!哦~哦~冲一冲;哦~哦~洗澡了!哦~哦~冲一冲。”小兔子和大野狼是小班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动物形象,儿歌设计了小兔跳跳洗澡的情境,简单重复的结构契合乐曲ab段反复出现的曲式结构,既能够帮助幼儿很好地感受和理解乐曲,又创设了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情境。同时,教师围绕儿歌内容设计了适宜的动作,如:拍手、暂停拍手、洗澡、冲一冲等等,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同时让幼儿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变化。

  2、学习任务的逐步累加与教师的逐步退出,为幼儿自主学习创设适宜的空间。

  从学习的结果来看,打击乐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够随乐自主演奏乐器。首先,教师借助表演动作,让幼儿完整倾听、感受乐器的节奏,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倾听和观察;第二遍音乐时,教师加入了富有节奏的儿歌,创设了有趣的游戏情境,有助于幼儿理解乐曲的结构,幼儿的主要任务除了倾听、观察,还需要验证第一遍结束时猜测的结果;在第三遍音乐时,幼儿已经具备了模糊的动作经验,教师此时带领幼儿随乐进行练习,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升;第四遍音乐时,幼儿从坐姿变成了站姿,此时空间位置的变化对幼儿的自我调控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教师通过儿歌情境“小心大野狼”让幼儿形成自我克制,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变化激发幼儿再次进行动作练习的兴趣;第四遍音乐时,教师增加了乐器作为新的刺激,让幼儿在已经掌握动作和节奏的基础上,感受、探索乐器发出的音响效果;第五遍音乐时,教师再次利用了“空间位移”的策略,此时幼儿已基本能够随乐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奇妙的绳》趣味游戏活动反思
健康活动《腿脚功夫》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橡皮膏小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