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已经养成习惯,在同伴关系中处于“不受欢迎型”,父母的教育态度从打骂消极制止到逃避问题,老师在孩子的眼里是完全对立的一方,甚至不惧怕老师的严厉批评。【个案分析】1、幼儿认知与行为脱节。 此幼儿对同伴交往中应该合作、分享,帮助,谦让等交往技能都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却依然我行我素“大打出手”。当孩子发生矛盾时对其进行“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殊不知孩子社会性教育不是教出来的。2、社会性教育的无效。 孩子在第一次攻击性行为时缺少对其明确的教育和引导,教育双方没有对孩子这一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攻击性行为,使其体验到攻击性带来的满足感,正是这种满足感长期滋长,让孩子养成了“以强欺弱”的恶习。3、成人不正确教育方式的影响 父母作为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水平有限,采取消极的教育方法,在一段时间未见效果之后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采取放养政策。【自我反思】 此幼儿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的倾向,我们应正视孩子的问题。对此家长的工作越来越难做,给教师对此幼儿的社会性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建议:1、不遗余力地继续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为家长提供准确的教育理念,如应为幼儿一共一个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这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教师因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最直接、深刻的影响。2、教师的言语说教对此幼儿已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应合巧妙利用社会性教育中“熏染”和“生成”的两大教育方向,让孩子慢慢将规则内化,体验到改变攻击性行为后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情绪,帮其在同伴中重新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其慢慢养成上进心、羞愧感、自尊心等高级情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