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浅析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在具有多种功能,供幼儿操作,游戏,交往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规律较小的活动场所的活动。我园在认真贯彻《纲要》精神,领会其实质的基础上,因园因班建构了区域活动。此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量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能通过自身的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同时又使教师接触幼儿的机会增多,从而能更正确地了解幼儿,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如何组织区域活动,起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它涉及到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效。

一、合理投放材料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必要条件

幼儿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体,符合年龄特点的材料能引起幼儿的主动探索,因此,材料的组织与投放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工作,投放的适当性和适时性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

首先,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是材料的提高要有层次性。不同发展时期孩子有材料的层次性。同样是美工区,小、中班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都应有所不同,小班主要提供一些彩泥、油画棒、红、黄、蓝基本颜色,以培养幼儿兴趣为主;中班则要增加一些废旧的半成品之类的材料,颜色也要增加,以提高

幼儿的技能为主。所以,投放的材料主要考虑目标内容的层次性。另外,由于幼儿发展的水平、方向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同一时期不同发展水平孩子游戏材料也应有层次性。如大班数学区的认识时钟活动中,给能力强的幼儿提高了半点、分钟、写时间的内容,给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的内容难度小,如认识时针、分针、认识整点。我们既要考虑水平的要求,还要考虑最低限度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

其次,材料的提供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什么有的区域“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有的区域则“显得萧条”?其根本原因是幼儿有无兴趣和需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询问和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如小班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家,教师可多开设几个娃娃家,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大班幼儿的求知欲较强,在科学区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奇妙的绳》趣味游戏活动反思
健康活动《腿脚功夫》反思
小班语言活动<橡皮膏小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