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小编收集到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教学反思,大家可以借鉴里面写教学反思的方法哦!
作为已步入中年的教师,能有幸参加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显风采,校本教研共提高”为主题的第六届教学研讨活动,感到分外的高兴和自豪。
作为一名已不再年轻的教师,接到这个任务时,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可以通过这个活动研究、探讨、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紧张的是万一课上砸了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呢!可一旦投入到活动中,第二种顾虑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有的是和同组的老师一起积极地研究探讨的热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山居秋暝》赏析示例一课,前前后后我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始琢磨上什么,之后考虑怎么上,最后就是与本组老师针对一些细节问题仔细推敲,制作课件,设计教案。从最初的准备到活动结束,虽然很辛苦,但在这之中也充实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尤其是置身于活动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新方法,也发现了自身诸多不足。
一、是注重诵读这一教学环节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这节课,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同学听读、自由朗读、集体读等形式,反复地朗读诗句,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很好地体现了赏析诗歌的一个重要手段——诵读。
二、是重难点突破得法
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反复诵读,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教学难点是诗歌的景、情、理如何有机地 融合的。
在第一环节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之后,学生很快地找出诗歌的意象。但意象承载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我将诗中的 “松间”改成“林间”,将“清泉”改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