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上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各听课老师的评论、指导,让自己感受颇深,对某些问题有了较深的思考。
首先,语文课是语言课。
记得刚开学的序言课上,我是这样对学生阐释“语文”的涵义的:语=言+吾,是我说,我想说,我要说。“文”在古语中同“纹”,意为雕饰,目的是增加美感。所以“语文”的涵义应该是:我要说,而且要把话说得漂亮。所以这堂课立足于体验,联系课文,激发学生曾有的体验,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所以学生有话可说,也想说,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在评课的时候,曹明老师问我,在冬季捕鸟这一环节上,为什么要安排五个学生发言。我想说的是:首先,这不是安排,这是满足学生想要表达的愿望,其次,我所要立足的不仅是分析课文,课文只是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来激发学生某方面的能力。现在学生想要表现自己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与作者相通的感受并且想与大家分享,我
为什么不满足他们呢?
自己一直在追求一种活泼、踊跃的课堂氛围,也明白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因为老师才是激发活力的源头,教师自身必须有这种意识:让你的学生想要开口说话,并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在这方面,李阳英语给了自己一些启发,他之所以疯狂,就是表现在说,充满活力的说。在这种大声说的过程中,学生想要表达的欲望以及自信,都能较大程度的被激活。联想到外教给学生上课,课堂里总能听到一浪高过一浪的朗读声,可以想到此时学生们兴奋的神情,语言课就该有这样的氛围。自己接下来要做的是不仅激发学生想说,而且得慢慢引导他们会说,怎样说得有条理,怎样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明确,怎样把语言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