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反思篇一
1.教学内容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派词的代表作品,它不如诗歌易读易懂,所以要反复诵读,层层设疑,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旷远深沉的意境,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学会鉴赏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宋词。
2.教学对象分析:
本校学生差生面比较大,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调动其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开头的音乐视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本词意境的分析采用问答式,可有效降低思维难度,达到通过问题,引导其了解分析意境的方法的目的。思维创新必须有一个契入点,质疑讨论部分正是为此设计的,相信学生可以百家争鸣,各抒己见。
3.教学策略设计:
①重视诵读
②巧设疑、善诱导、多层次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反思求知过程,总结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探究(合景与情)意境,通过想象、联想体味景物描绘虚实结合的特点;通过知人论世,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质疑讨论,创新思维。
③多媒体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增加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品味、理解、感悟。尤其是调整了《三国演义》片头视频的视帧顺序,并加入了本词内容作为字幕,经“Studio MP10”重新压缩后,用于教学最后一部分配乐朗诵与歌唱,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④比较赏析
“有比较才有鉴别。”其实本课最好还是进行比较教学。比较易于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比较设计可以有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纵向可以不同时代的婉约——婉约、豪放——豪放派作品相比,如柳永《雨霖铃》——李煜《虞美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