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特级教师葛银铨小学课文《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特级教师葛银铨小学课文《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作者:葛银铨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游离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 ! 语言形式难以引起学生的鉴赏。师生交流机械问对,学生言说脱离文本。因此,要提高学生与文本的亲和力,培养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实行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作者)的零距离对话,随机进入文本,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在这方面,特级教师葛银铨执教的小学课文《詹天佑》,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期待对话 走进文本

师: 1909 年 8 月,第一条完全由我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 京张铁路胜利竣工。这一消息,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播放课件:通车庆典)

铁路竣工当天,如果当时有一家影响很大的报纸,想在头版头条刊登这样一则启事 — — (大屏幕展示,随录音逐字打出)

征集路名启事

各位同胞:
第一条完全由我们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铁路干线 —— 京张铁路已胜利竣工。为了纪念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本报编辑部特发起征集铁路路名的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 、路名必须简洁、明了,以三个字左右为宜。
2 、路名以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原则,可以与修筑这条铁路相关的内容命名,可以体现这一铁路修筑成功的意义命名。
3 、来稿务请写出命名的理由。

本报编辑部
1909 年 8 月

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穿越时空隧道,一起来参与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好的路名?

生:想,我来说!(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

师:别急。要想设计一个好路名,你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从现在开始》课堂实录
草原
《捞铁牛》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