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同形者自汰──纯形化


    在连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同形异义的连词,这两个同形连词,其中一个在发展中消亡,由其他的同义连词替代,而另一个则竞争取胜而留存下来,使词形与词义单纯化,即一形表一义,这就便于人们交际。如:
    (a)“却”
    但织绮罗数已毕,却放二个人归本乡。(《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这两例都出现于唐代。例“却”是承接上文,表示条件句“但(只要) ……却(就,便) ……”。称“却(,)”。例“却”构成转折关系,表示明月得不到,可是却与人相随。称“却(,)”。这两个“却”是同形词,在发展过程中,“却(,)”消失。“却(,)”保留下来。它们的共存期是从唐到明代。
    “却(,)”从发展至消失,下例似乎可以看得出一点痕迹:
    我如今趁武大未归,走过去细细地说诱他,你却便使人将绫绸绢匹并绵子来。(《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这里的“却”与“便”同义联合,但在语义上已成剩余信息,只用来加强语气和语势。明代以后这种用法就消失了。
    “却(,)”在句子中,起一个转折作用,从唐代到清代,均有用例。它常与“一是”连用。如:
    他说话古怪,明是欺心光景,却是既到此地,不得不把他来作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用“却是”加强了转折的意味,而起主要作用的是“却”。“却是”沿习到清代。现在较少用到。
    “却(,)”“却(,)”表示的句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奇妙的汉字,88个汉字拆字戏解
汉字大写的由来
肃、脊、敝、垂等难写字的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