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等级(二)——彰显文体特色
一、什么是“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择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基于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考生选定了哪种文体就要写得像哪种文体,不要信手写来,写成四不像。如2001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先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再来两段有关“诚信”的空洞议论。既不像记叙文,又不像议论文,这都是不符合文体要求的。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分说明里就有这样一条,“文体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已规定文体的,按规定文体写作;文体自选的,选自己擅长的、准备充分的。如1991年全国题《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写成发言稿或议论文”;1994年的《尝试》,其要求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现在的话题作文连这一限制也已取消。考生要根据平时作文得分情况考虑哪一种文体自己最拿手,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还是其他文体。如果水平相差无几,建议写记叙文,记叙文比议论文可读性要强一些。
另外,要看题目最适合哪种文体。有些题目,虽未规定文体,但仔细分析,往往有最佳文体。如《时间啊,时间》,宜写成散文化的议论文,可取得形象化的说理效果。再如《机遇》一题,如果以“抓住机遇”立意,写成议论文,就有人云亦云之嫌,如果写成一篇小小说,效果就会好得多。下面通过图表的形式来说明几种实用文体所应注意的事项:
文体 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应用文
写作目的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 以知授人 以事告人
写作要求 刻画形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