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作文教学中思维素质的培养


    我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诉苦,有的说:“写作文真难!”;有的说:“我总不知道写什么,没话可写。”出现这种情况,表面是语言问题,实质是思维问题。古人说:“言为心声”,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对于一个语言器官正常的人来说,只要思想明确了,一般是可以表达清楚的。谁想得清楚,言语才清晰。思维是智能的核心,它还必须有其它辅佐才能起作用,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我们的作文教材中,有为学生创设丰富想象的感性材料,供学生可看、可说、可写;在有东西可写的前提下,教师要在观察中,不断认识到事物,增强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逐步提高。总之,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才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会想、敢想、想说、能写,真正成为有素质的新人。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敞开思维的大门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提供一些问题,使他们开动脑筋,引起争论,争取让他们积极讨论、参与讨论,并且给他们提供发表他观点的场地。就中学作文教学来说,观察是基础,表达是目的,而思维是核心。观察是认识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阶段作文的目标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结合,而良好的观察员能力又是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前提,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语文七年级(上)综合性学习2的写作要求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普通话的吐字归音
朗诵声音训练和技巧
朗读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