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圆锥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学习其它图形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中探索圆锥的体积公式。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图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这三种立体图形及认识了圆锥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转化思想”和“类推能力”。在展开研究中,学生分组操作并通过量一量、倒水或沙子等的实验,亲身感受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3倍关系。
三、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在本节课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采用情境教学法。
学法:采用分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通过学生具体实践、操作、讨论、验证、总结、归纳等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验证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以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实验求证、讨论归纳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充分利用几何的直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