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鸡鸣狗盗的典故

  鸡鸣狗盗是比喻有一手模仿鸡鸣狗叫的卑微的技能,有时却能解决大问题。大家清楚鸡鸣狗盗的典故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鸡鸣狗盗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鸡鸣狗盗的解析

  【成语】: 鸡鸣狗盗

  【拼音】: jī míng gǒu dào

  【解释】: 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近义词】:旁门左道

  【反义词】:正人君子

  【歇后语】: 孟尝君过函谷关

  【灯谜】: 孟尝君的门客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本事

鸡鸣狗盗的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的宰相孟尝君慷慨好客,门下的食客多达三千多人。

  孟尝君与食客谈话时,总让人在屏风后作记录,把食客的住处及有何困难等一一记下,随后便派人去看望其亲属并赠送礼物。

  秦昭王对孟尝君最为敬慕,派特使迎接孟尝君入秦。孟尝君带着门客千余人来到秦都咸阳。

  孟尝君献给秦昭王一件纯白狐狸皮袍子,秦昭王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王听了谗言,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孟尝君请秦昭王的宠妃帮忙解救,妃子说:“这不难,但是我要一件白色狐皮袍。”

  孟尝君为难了,仅有的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来第二件呢?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当天夜里,这个门客模仿狗叫声,从狗洞潜入秦王内库,看守以为是自己养的狗,未加怀疑。于是这个门客盗出了那件白色狐皮袍送给秦王的爱妃,孟尝君也得了自由,并急忙带领门客连夜逃离秦国。

  他们逃呀逃呀,半夜来到边界的函谷关。这关口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出入,忽然有个门客学起了公鸡叫。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了起来。守关的人开了城门,让孟尝君出了关。等到秦昭王派人追到函谷关时,孟尝君和他的门客已经走远了。

鸡鸣狗盗的造句

  1. 否者生子害父,生女害母,历史上出名的,有个人叫做田文,一说鸡鸣狗盗的故事,你肯定听说过,田文,也就是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历史典故大全:鸡鸣狗盗
举案齐眉典故
古代诗词典故:人物部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