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珠联璧合的励志典故是哪一个

  珠联璧合是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那么珠联璧合有什么精彩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珠联璧合典故,供大家阅读!

珠联璧合典故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将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

  病死现象,误认为是神鬼作怪。于是,便在春节时,用传说可以 驱鬼避邪

  的桃木,制成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写上 灭祸降福 之类的吉

  祥话,钉在大门两旁,这样的木条,人们把它称做 桃符 。

  到了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 964 年春节时,要翰林学士作诗

  句题写桃符。他命一个名叫辛寅逊的学士为自己寝室门的桃符题诗,辛寅逊

  拟出诗句后,孟昶觉得诗句文辞欠佳,很不满意。于是他便自己拿起笔来,

  亲自写了一联诗: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两句诗,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 新春 ,

  很适应春节的气氛。这两句诗分别写在两条桃木板上,一左一右,嵌缀在孟

  昶的寝室门旁。

  孟昶题写的一联桃符诗句,被人们公认为我国的第一副春联,春联就由

  这时候正式诞生了。

  公元 965 年,后蜀国为北宋所灭。孟昶归降了北宋,被封为秦国公,当

  年就死去了。但是,他首创的春联习俗,却一直在我国流传下来,至今已有

  一千多年了。

珠联璧合解析

  [释义]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语出] 《汉书·律历志》:“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辨形] 璧;不能写作“壁”;合;不能写作“和”;“联”不能写作“连”。

  [近义]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用法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历史典故大全:鸡鸣狗盗
举案齐眉典故
古代诗词典故:人物部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