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掣肘经典典故

  典故大家应该都了解吧,那典故都有哪些呢?详细是小编带来的掣肘经典典故的内容,欢迎欣赏

掣肘经典典故

  《吕氏春秋·具备》载,鲁君让宓子贱去治理?父,又派两个近吏去监视他的工作。宓子贱到了?父后,邑吏拜见,宓子贱命令这两个近吏写字。 “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拉扯)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两个近吏只好回去报告鲁君关于宓子贱扯摇写字人臂肘,使人无法写字的情况。鲁君明白了宓子贱的意思,好词好句,便宣布让宓子贱依自己的意愿去治理,结果宓子贱把?父治理得非常好。后遂用此典将牵制人或被人牵制不得施展本领称为“掣肘”或“被肘”。黄庭坚《乙未移舟出》诗:“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

掣肘典故借鉴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昙花一现的改革者,究其原因,就是心里酸,看到别人成功,就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冷箭,制造流长蜚短,甚至告“黑状”,给改革者施加各种压力。窃以为,谗言中伤、嫉妒、偏听偏信、使绊子、见不得他人成功等弊端,也是“掣肘”的表现。“掣肘”实际上是一种内耗症,它分散了“合力”的凝聚力,有它在作怪,你休想干出一番事业来。

  许多人在谈到“掣肘”之害时,都十分愤慨。曾听一位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他们单位有位才华横溢的人,工作非常积极,他的事迹上了报,还受到市里的表彰,但他的上司却恨他、防他,在升职等方面千方百计地卡他。后来他不敢当“先进了”,干脆懒散一点,他的上司反而高兴。这种怪事,说穿了,是这位上司害怕下属积极,会威胁到自己的“交椅”。可见,在“掣肘”背后,往往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历史典故大全:鸡鸣狗盗
举案齐眉典故
古代诗词典故:人物部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