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大家都知道吧,那成语都有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典故沧海一粟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在宋神宗时候,朝中大臣相互争斗,因政见不同,苏轼被贬出京,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黄州的衙门设在湖北黄冈,在黄冈附近有一处名胜,叫赤鼻矶,也叫做赤壁,在长江的北岸,人们传说这里是东汉末期孙权和刘备联军与曹操大军交战的著名战场,周瑜在这里用火攻,大破曹操八十万精兵。
苏轼在黄州的时候,曾两次游览赤壁,并且前后两次都写了著名的《赤壁赋》,还写了《赤壁怀古》词。在他的《前赤壁赋》中,开头写了月夜泛舟的情景,接着就记述了和他同伴展开的一场辩论,由写景而延伸到人生态度问题。他同伴吊古伤今,感叹人生短暂,产生了悲观颓废的情绪。他说:“……(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缈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蜉蝣,是一种小昆虫,生于夏秋之交的水边,只能存活几个小时就死去。苏轼的同伴所说的话,大意是:曹操算是一代一代英雄了,可是现在他在哪呢?还不是一样死去了?一个人生活在永恒的天地之间,就如同蜉蝣、或如同沧海一粟,怎么能象长江水这样的滔滔不绝!
不过,“沧海一粟”这句成语,如果消除其消极因素,如用来比喻渺小的个人和伟大的集体之间的关系,也不失为一句有意义的成语。
1、个人的成绩在整个社会建设中只是沧海一粟。
2、一个人寄居于天地间,犹如沧海一粟,真是渺小访很。
3、笔者知晓,本文只是众多小班教学研究中的沧海一粟,但仍希望其能为当前的小班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贡献一点思索、一点启迪,让上海的小学生在“小班教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