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XX多年前,中国古代就有为20岁的男子举行冠礼,为15岁的女子举行笄礼的传统,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成年仪式。闽南泉州地区的风俗,则将男子与女子的成年年龄统一定为16岁。无疑,成年仪式是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刻,这是孩子从“童蒙养正”步入“大学之道”的转折点。因此,举行成年礼则旨在唤醒孩子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
古代的冠礼,先加缁布冠,再加皮弁,第三加爵弁。彭林教授指出,加缁布冠是冠礼专用的,以后并不再戴。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皮弁与朝服配套穿戴,地位要比缁布冠尊。爵弁是协助国君祭祀等庄重的场合戴的,地位最尊。三次加冠,每加愈尊,是隐喻冠者德行与日俱增。”(彭林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礼记·冠义》言:“三加弥尊,加有成也。”这可以看做冠礼的精神,从中寄寓了祝福冠者将来有成的美好愿望。加冠之后,再给冠者起一个字。之后,冠者依次去拜见母亲、兄弟、姊妹,大家一一还之以礼。男子加冠之后,必须明白孝弟忠顺的品质,并以此为依据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古代女子不戴冠,满15岁之后,由母亲为其行笄礼。笄礼的整个仪式过程如同行冠礼一样。不同在初加笄,二加发钗,三加钗冠,并授之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等。
综上所述,古代的冠礼及笄礼的精神同为“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其中,不论是加冠或加笄,都要给冠者或笄者取字。《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换句话说,未许嫁的女子是没有“字”的。然而,在姓名之外再取一个“字”,以显示出一定的胸怀抱负,修养品味,对成年人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进一步看,如何延续古代冠礼及笄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