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了在4月19日—4月23日,共青团新媒体和文化成果交流展览会在背景展览馆举行。团中央运用先进的新媒体,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让团活动广泛而深入地走进了青年,融入了青年。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新一批的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积极向党,虚心进取,追随党的事业,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可是,这些有意义的、理论的党校课程并非完全枯燥地让我们无法接受。因为党校组织的一系列内容让党校学习变得“有意思”了。
让学习变得“有意思”。每次上党校课,各位老师除了给我们讲解党的理论知识之外,还把它与学生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有机结合起来,联系生活,联系校园,联系学习,促进学员的健康成长,使得理论内容栩栩如生地进入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让党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变得丰满了,很好地做到了“深入而浅出”。另外,党校还开设分班研讨课程,让党校的学员进行小班化学习。这种组织形式的学习让我们有机会互相交流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学习借鉴其他党员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第一次分班研讨会上,我们各位学员都对自身作了深刻的剖析,发表了简短的“我离合格党员有多远”的讲话,在认识自己不足的同时,借鉴他人的观点,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去改正,更好地提升了自我。党校学习还善于把正确的思想准则融入青年党员喜欢的文化产品中,对青年进行有效传播。在一次党校课上,我们观看《南京》电影,通过这部电影,党校的学员包括我都有了很深的感触,我们在感叹日本的惨无人道时,中华民族人民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也在反省本民族的落后与民族劣根性。以史为鉴,以血为鉴,我们肩负发展本民族的重任更是责无旁贷。这里多媒体的运用在给我们的精神教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思想性、艺术性、感染力俱佳的文艺作品带给了我们心灵的震撼与冲击。
让互动变得“有意思”。课外,我们党校学习也开设了博客、人人网的教师教育学院党校。这些都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