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现今的孩子,可以说是被爱包围着的。大人们如卫星般围绕着孩子这颗太阳,孩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和行为。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我们的孩子克服缺点,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在幼儿园向幼儿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中爱的教育是首当其冲。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爱的教育?
一、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感受被爱与爱的快乐。
要让孩子学会爱,教师必须先付出爱,先让孩子感受到爱。让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如晨间接待时在门口热情的和孩子打招呼,摸摸头、拉拉手欢迎他们的到来。我还有意识的寻找机会拥抱每一位孩子,分担他们的忧愁,分享他们的快乐。一个深情的拥抱传递着我对孩子们无限的爱:包容、接纳、关爱、信任、鼓励。活动后休息时,找孩子谈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爱,我们班聆聆从小缺少母爱,老师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午睡时轻轻的为孩子盖好被子,夏天为孩子们擦汗,冬天给孩子做好一个暖和的被窝,每天帮女孩梳漂亮的小辫,离园时的陪伴、安慰等等细节,让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爱。
当孩子感受到被爱的快乐之后,老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创造机会让幼儿体会付出爱也同样快乐着。在幼儿园,要让孩子学会爱同伴是很难的,于是我就让孩子们从相互交往,相互关心开始。在开学初,我就让孩子们每天带一件小玩具来,在自由活动时交换着玩,孩子们在交换玩具中有了交流,伙伴间的关系也日趋亲密。之后我又在每天的点名时,让孩子们看看今天谁没有来幼儿园,想一想他为什么会没来,是不是生病了,以激发孩子的同情心。久而久之,孩子们会问候那些病愈后来园的同伴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