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闲暇似乎是种奢侈品,天早早地赶到学校,满满地听课,赶赶地做作业,如同机器人一样没有了自己的时光,教会孩子如何休闲是一件大事,一件关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大事,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请关注孩子的闲暇生活》。
最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公布了一份《我国公众闲暇时间文化精神生活状况调查》。该项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群体学习压力大,闲暇时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单调,进网吧的大、中、小学生约占70%,在3.67亿17岁以下青少年中,有三千万面临心理健康问题(3月29日《北京日报》)。的确,看看我们的身边,有多少儿童少年不是被书山题海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是沉迷于电视和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而我们的教育偏偏又把我们的孩子赶向了钟摆的这两端——因为怕孩子有不良的闲暇生活,就把孩子拼命地赶到作业堆里去;或者说,为了让孩子把所有的时光都放在功课上,就不想让孩子有一丝喘息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早在1920xx年就在《中学教育实验之必要》一文中指出:“人当忙时不会走歧路,一遇空闲,危险就来了。”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闲暇教育专家布赖特比尔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告诉我你在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做些什么,我就可以告诉你,你是哪类人。”的确,在受人监控的忙碌状态下,人与人的差异是极小的,而在无人监控的闲暇生活中,人们的生存态度和方式是迥然不同的。可见,今天的孩子长大后将成为“哪类人”,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是否能科学化、个性化地安排好自己的闲暇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人的差异就在于业余时间。因此,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如何使今天的儿童少年以自主的方式和积极、良好的情态度过闲暇时光,是教育者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从全球范围来看,儿童的闲暇生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