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地球的运动—生活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评课稿

  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节课是落实课程标准“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内容。澳林老师这节课讲授的是其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这个内容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像,由此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木节课就是将这一变化规律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观察与记录)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本课设计中遵循了感知一表象一抽象一表象的认知规律,通过课前课题观测、课上观测结果展示等方式拉进地理规律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从感性事物入手,学生从“立竿见影”的课题实验及一手观测数据中,逐步抽象出地理规律。

  在此基础之上,又设置实际生活案例,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强调当堂落实的同时,学生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当然,木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所以依据“标准”教师制定了“通过观测小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学生经过分组讨论,能够说出并推测校园内物体正午影长在全年的变化情况;学生在明确校园内物体正午影长全年变化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并运用光照侧视图等相关示意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规律解释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这一教学目标。它体现了以下思想,即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紧紧围绕着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展开的思路。既要使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相对应,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使教学目标体现出落实课程标准的途径与方法,还要使教学目标的要求要与整个教学过程相匹配,与板书设计相协调。教学目标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基础。有了好的教学目标,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即把课堂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学生。澳林老师引导学生把课堂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学生遵纪守法优秀演讲稿2020
《卖火柴的小女孩》评课稿
《时分秒的认识》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