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师弟师妹的毕业感言
毕业照照了,散伙饭也吃了,再有几天我就不能用那个红本本买学生票看电影了,心里还是挺舍不得的。把大好年华一股脑的扔在了这个声名显赫的艺术类院校里(哦好吧我错了,综合大学了),我没什么可抱怨的,青春嘛,不张扬的怎么叫青春,不痛楚的怎么叫青春,不郁闷的怎么叫青春。
大学四年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奖学金一次也没拿过,学生会红十字会表彰大会的一次也没有参与过,我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哭哭笑笑的就把四年混过了,该逃的课都逃了,该过的考试都过了,该鄙视的人都干过架了,该爱的人都付出过了(毛老师看到这里估计该哭了,嘿嘿),最后熬了四个月,考去最喜欢的学校读最喜欢的专业,现在想来还是挺美的。本来青春就是这样,恣意的去面对生活,勇敢的去追求理想。往前走就对了,别瞻前顾后的,人一生也就这么几年是怎么做都不算错,怎么哭都漂亮。
还是说说考研吧,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我个人认为考研需要极大的魄力,以及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和定位。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但非常的关键。第一它关系选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也就是你今后的大方向,研究生和本科不同,专业还是很关键的。第二它关系到考研的动力,是什么在支撑着你坚持近半年枯燥痛苦的复习,就是最初的梦想。我鄙视那些想混文凭的,多半坚持不到最后。
态度端正之后,接下来就是最最关键的一环了——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注意:我认为考研当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对相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举例说,在专业情况方面:该学校该专业的地位如何,有哪几位老师,分别研究什么方向,谁参与出题,分数比例各是多少,每个人出题是什么风格,爱出基础题还是热点题,等等;在录取比例方面:总共招收多少人,一般报考多少人,保送多少人,各年分数线是多少,进复试的比例是多少,复试结果是按初试成绩排名还是有背后操作,老师有没有对自己学校学生的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