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说话时如何妙用手势

  手的动作对说话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手势有具体、鲜明、形象、动作幅度较大的特点,所以在辅助表情达意、增强演讲的吸引力、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说话时如何妙用手势,欢迎借鉴参考。

  手势在我们日常交谈、生活、学习等场合经常用到,最常见的是上课时,老师没有用教鞭,就直接用手指着黑板上的板书,一边说一边指,这样同学们会很快明白老师所说的是什么地方,视线会跟着老师的手所指的方向移动。

  手势可以用来表达和加强说话时的情感,例如挥动拳头表示愤怒。而当我们说到一些物体的大小、形状等特征时,为了让听众明白,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用手势来比画,例如讲到“李玉的爸爸周末钓了这么大一条鱼”时,我们会用双手比画一下,这样其他人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这条鱼大概有多大了。

  手势还可以引起你的听众产生心理上的联想,例如,在舞台上唱《感恩的心》时,我们用双手做出心的形状,会使听众产生“心”的联想。在教师节演讲上,你说老师为同学们奉献了青春、热情和一颗火热的心,那么你可以做出双手捧物向上举的动作,以表达奉献的意思,从而使你的表达更生动、有力。

  手势的使用是加强说话感染力的一种辅助动作,但决不能代替说话。说话时,身体应自然地坐着或站着,手自然放好,必要时用面部面情配合你的语调,真正要加强语气和引人注意时,才让手帮你的忙。总之,不要以为把手静放不动是笨拙的事情,真正的笨拙倒是说话时无节制地挥手。有人统计过:说话时70%无须动手动脚的。

  感情与手势是一致的。演说时两臂垂直,手掌向后,手指半弯,把大拇指触在大腿上等动作,会弄得笑话百出,无法体现说话人的精神和活力。

  那么,正确的手势又是如何呢?有人把常见的手势分为以下4种:

  1、象征手势

  用来表达抽象概念 如“同学们,让我们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让手势为你的演讲增光添彩
如何运用好与他人很好地沟通
演讲中常用手掌手势动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