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感受:听演讲要比听录音或听报告来劲得多,这是因为,演讲虽然是以有声语言(讲)为主,但优美得体的态势语(表情、姿态、手势等)对感情的表达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既可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也能吸引听众注意力。因此,准确、适当地运用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一、无声语言的概念
演讲不仅需要言词声音,同时还需要辅助以动作表情。这种通过面部表情、体态、手势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手段,便称之为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无声语言。
二、无声语言的种类
是一个系统。它由表情语言、体态语言、手势语言几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协调合作,相互配合,具有很强的技巧性。
第一节 表情语
演讲者的表情主要在面部,它受着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听众的态度,二是所讲的内容。对听众而言,表情的基调应是微笑,它是招人喜欢的秘诀;就内容而言,表情应丰富多彩,喜怒哀乐都可出现。
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睛的神态,即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演讲者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睛与听众交流感情。
(一)眼神运用法:
运用眼神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1、 前视法:
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它主要表演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
一般来说,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变幻视线,照顾到全场听众,并用弧形的视线在全场流转,不可忘掉任何一个角落的听众。这样,可使每个听众都感到表演者在关注自己,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