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酒的文化与忧患

       中国何时有酒,谁也说不清,《诗经》就有“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之句。早在《论语》中,酒就已堂皇登上圣人的语录,孔夫子的门人说他“唯酒无量”,老夫子则说他“不为酒困”。中国的酒史之长闻名于世,但是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提倡“酒德”,并专设刑官强制限酒,禁止世人狂欢滥饮。历代文人豪士亦赠予酒许多雅号,对于“酒”的礼赞更是不绝于书。虽然四千年前大禹喝了仪狄造的美酒后曾说,后代必有为饮酒而亡国的,并下令断绝造酒。刘备在公元211年入川称帝时也曾下过这样的禁令,凡私自酿酒、售酒的一律处死,连家中藏有酒具不上交的也要处死。但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对于吃有异乎寻常的兴趣,酒与人们的生活太密切了,正因为如此历朝历代大都没有把酒禁绝。
唐宋之世,酒肆遍及市井,上至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嗜酒为乐。古人还把各种饮法加以区别——喝得规矩的叫“宴”;不管酒量大小的都得举杯共饮的叫“沉”;以酒为乐、一醉方休的叫“湎”。有人还对嗜酒人评定了“职称”,分酒仙、酒友、酒徒、酒鬼四级,前者可以授予潇洒豪放的醉翁欧阳修,后者无疑只能授予那些狂喝滥饮之辈。时至今日,酒厂被当作摇钱树一哄而上,卖酒便是一大难题,于是,打开电视荧屏冠以各种大奖美称的美酒佳酿屡见不鲜。据说目前我国各类酒的产量已达3000多万吨,酒类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酒多,喝酒的名堂就多,有人以酒强身,有人借酒消愁,也有的人是寻求所谓的刺激。结婚酒、生日酒、团圆酒,劝酒术也发展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流行最广的劝酒词大概要算“感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啤酒的分类
波尔多八大酒庄
酿酒葡萄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