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剑南春史话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唐代时人们将酒命名为“春”,绵竹又位于剑山之南,故名“剑南春”。绵竹酿酒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5年),有剑南道烧春之名,据唐人所著书中记载:“酒则有……荥阳之土窖春……剑南之烧春。”“剑南之烧春”就是绵竹产的名酒。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绵竹“解貂赎酒”。从此,绵竹酒就以“士解金貂,价重洛阳”来形容自己的身价。宋代大诗人苏轼也作《蜜酒歌》,诗前有引:“西蜀道人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力,作此歌以遗之。”杨世昌是当时绵竹武都山的道士。由此足见唐宋两代,绵竹的酒已是醇酽美酒。
剑南春酒的前身──绵竹大曲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办的酒坊叫“朱天益作坊”,业主姓朱,名煜,陕西三原县人,酿酒匠出身。当初,他发现绵竹市水好,便迁居到此,开办酒坊。后来,又有白、杨、赵三家大曲酒作坊相继开业。据说,这四家都是采取陕西略阳的配方酿造大曲酒。据《绵竹县志》记载:“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泽白,状若清露。”清代文学家李调元在《函海》中写道:“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清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清末已发展到17家。1958年,绵竹大曲酒改名“剑南春”。
剑南春酒属浓香型白酒,芳香浓郁,醇和甘甜,清冽净爽,余香悠长,具有独特的“曲酒香味”。它以红高梁、大米、小麦、糯米、玉米五种粮食为原料,用优质小麦制大曲为糖化发酵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啤酒的分类
波尔多八大酒庄
酿酒葡萄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