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黄酒文化 - 酒樽器皿

黑陶杯:

绍兴最早的饮器是陶制品。河姆渡文化遗存中有大量陶器,尤其是第四文化层,出土陶片达十万多片,复原陶器两百多件,这是一种夹灰黑陶。到第一、二文化层中,发展为夹砂灰、红陶。这里有许多当时或以后可以作为酒具的杯、盉等。当然,这时的陶器造型不规整,质量粗疏。在良渚文化和绍兴马鞍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陶器造型就较前规整了。那里的杯、碗、瓶、壶制作细腻,形状精巧。特别是良渚发掘的高颈贯耳壶、黑陶杯。黑陶杯黑色薄胎,上端呈盅形,上沿外卷,下端高足。70年代初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的陶杯呈柄形,有把手,工艺精细,表现了远古人高度的制陶技术,是古越酒具中的杰出代表。

印纹陶鸭形壶:

是商代的酒具。1984年6月在绍兴附近的上虞樟塘乡发掘了两座商代龙窑。这是浙江最早的窑址,窑中有大量印纹硬陶片。1978年绍兴富盛镇曾发掘出烧制印硬陶的龙窑。这种印纹硬陶比过去的陶器质量大为提高,其中有许多酒具,龙以印纹陶鸭形壶为代表,壶形似鸭,扁长,灰褐色,器表印有花纹。至西周,印纹硬陶更加发展,酒具制作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

原始瓷的盉、盅、尊 :

从现在发掘的绍兴、上虞等春秋战国龙窑看,出现了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同窑合烧的现象,这是原始瓷器的开始,是我国陶瓷业的一个飞跃,从此绍兴的酒具由陶向瓷发展。这时除杯、壶外,出现了盉、盅、尊等。1989年10月绍兴上灶乡发现了一批我

国原始青瓷,其中有盛酒器5件,均为圆盖,环形或鸟形纽,直口,斜弧腹,兽蹄形三矮足。肩部按弓形提梁。盖面及肩腹部凸或凹弦数圈,并间隔S纹。器物通体施薄薄的黄色釉。又有饮酒器盅20余件,均为尖唇,侈口,斜弧腹,平底。

内壁有螺旋纹,外底为浅线纹,通体釉色青黄。绍兴漓渚发掘的231座战国墓中,原始瓷已占40%,酒具用瓷土作胎,外施一层薄薄的青中泛黄或灰青色釉,便于接角唇部,洗涤也较方便,胎质坚实,制作精美。这时的陶制印纹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啤酒优劣巧鉴别
正确选购、饮用啤酒小常识
如何鉴别花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