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抗战硝烟中的成都“快餐”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频繁轰炸成都,市中心的东大街、盐市口、少城公园一带,每每沦为一片火海,人员伤亡惨重。市民一听到空袭警报就十分恐慌,各家各户都忙着手提背负装有贵重物品的皮箱、背篓、竹篮,疏散到郊外的竹林树丛、河畔溪边、农舍小院。只有警报解除后,才又陆续返回城中。
    那时,成都四郊还是一望无垠的乡村。一出城便是沟渠纵横的万顷良田,田埂土塍上间杂着桑树、桤树、皂角树等。坟山土丘则松柏居多,百草丰茂。清清的锦江水泛着波光,恰似一条玉带,两岸杨柳依依,密布着一人多高的芦苇。青瓦小院的农舍被一丛丛翠竹林盘掩映着,这正是躲避空袭藏身的理想之地。
    郊外既然是藏身的绝好之地,人流量就大,可这时吃饭却成了大问题,阡陌密布的田畴上连幺店子也寻不着几家。于是一些精明的生意人便抓住商机,花少量租金在碾坊旁、林盘中、河渠畔、坟坝处搭起了一些简易席棚,置办几套简易桌凳,办起了价廉便捷的小吃店,供应各种面食、荤素卤菜、酸辣粉、冒结子肥肠粉、茶叶蛋、醪糟蛋、汤圆、河水豆花、春卷、包谷粑、红苕饼等食品,以满足躲空袭人群的饮食需求。
    遐迩闻名的“洞子口凉粉”创始人赵金山1883年——1953年,那时在老南门大桥边开了一家“洞子口赵凉粉”店,专营黄、白凉粉和煮凉粉、荞凉粉以及素椒凉面、鸡丝凉面、甜水面等小吃,大受疏散市民的欢迎。
    南大街口有家“章锅魁”,其店主的生意做得更妙。空袭前他先将锅魁做好,再买回皇城坝的凉拌肺片或大头菜丝。警报响后,全家四口齐出动,在武侯祠柏木林一带叫卖,这样既躲了空袭,又做了买卖。“章锅魁”为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武当山小吃
拉面的历史
诸葛亮爱民创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