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冬令美食话火锅

    寒冬来临,神州大地随处火锅飘香。

    火锅的起源,迄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起源于东汉,即为东汉的出土文物“斗”。另一说认为,它起源于南北朝。

    在唐朝的时候,火锅系用陶瓷烧成,又叫“暖锅”。火锅也有简易的。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到吉林一带微服私访,一农户请他吃饭,只放一个炭火盆,盆上放一个铜勺,勺内有肉、蘑菇与白菜。康熙吃得很香,便问菜名,主人随口答道:“炭火锅。”

    涮肉、鸡、鸭、鱼等食品,需用火锅。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吃涮肉者,是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林洪在福建武夷山和临安府,均吃过涮兔肉,他命名为“拨霞供”。据《考吃》记载,火锅有“生火锅”与“野意火锅”。《清稗类钞》:“京师冬日,酒家沽饮,案辄有一小釜,沃汤其中,炽火于下,盘置鸡鱼羊豕之肉片。俾客自投入,俟熟而食,故曰‘生火锅’。”

    今日北方之涮羊肉,原名实为“野意火锅”,是随清兵入关而传入中原的。据旧《奉天通志》记载,野意火锅的食法是:火锅“以锡为之,分上下层,高不及尺,中以红铜为火筒著炭,汤沸时,煮一切肉脯、鸡、鱼,其味无不鲜美。”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最喜食“野意火锅”。乾隆六下江南时,所到之处,人们都为他准备火锅。乾隆六十一年,乾隆皇帝在宁寿宫举办千人宴,共摆800桌,5000人入席,每桌设两个火锅,共用了1600个火锅。

    时至今日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武当山小吃
拉面的历史
诸葛亮爱民创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