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端午节“吃、卖粽子”何错之有?

    去年端午节前后就有个别媒体文章令人迷惘,认为而今的端午节只剩下“吃粽子卖粽子”。现在此类责难又出现了,例如京城某全国性专业报5月25日刊登的《端午之忧》。

这样的指责难以服人。百姓大众吃粽子,营销商家卖粽子,对端午节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又碍着谁了呢?如同元宵节卖元宵吃元宵,中秋节卖月饼吃月饼是一样顺理成章的。

作为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节日,端午节最重要的物化标志就是吃粽子、划龙舟、挂艾蒿等。至于其它的文化意蕴,人民群众即便了解也不容易加以表达。划龙舟需要较宽阔水域,而少水的北方则大受限制。寓意平安吉祥的艾蒿挂一束即可,没什么可大肆渲染的。那么只有简便易行不受限制,而且又是与“吃”这个“天下第一大事”紧密联系的粽子比较好做文章。如此一来,仿佛真的是只有“粽子”了。

其实,即便如此也无可非议。粽子毕竟是端午节的重要附着物和载体之一。由是观之,百姓意在欢度节日的吃粽子,商家开发商机卖粽子也在情理之中。何错之有?

即使除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外还有更丰富内容,可百姓们却知之不多,他们只对与生存密切相关的“吃粽子卖粽子”较为注重。从历史角度看,对几乎没有文化的百姓而言,一个简单易行的“吃粽子”可能就是千百年来对端午节的全部认识。要求百姓知晓其承载的更多文化信息,未免苛求了。有的专家也不过尔尔,所知并不比“吃粽子卖粽子”更多。负有民俗文化及节日介绍、宣扬和传播责任的人员和机构又做得如何?人民群众过节吃个“粽子”也不得安生,还要遭人讥讽为“只知道吃粽子”。够扫兴的!

平心而论,老百姓们端午节&ldquo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武当山小吃
拉面的历史
诸葛亮爱民创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