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猫耳朵带来的灵感


    “猫耳朵”是一种面做的杭州名点,江浙一带远近闻名。它不仅色香味俱美,而且清口开胃,营养丰富,是一种滋补佳点。人们称赞猫耳朵“食罢不肯休,回味三日鲜”。
    据说,早在1913年,杭州一个名叫孙怡斋的,借了一百五十块大洋,与五芳斋老板合股开了一个点心店,叫“知味观”。知味观只卖汤圆、馄饨等一般点心,生意十分清淡。这时,店里的跑街(相当于现在的采购员)杜大,来到十里洋场上海,想取些“经”,以打开这尴尬的局面。他一晃十来天,盘费也花得差不多了,依然一无所获。
    这天他忧心仲仲,来到一个穷朋友家里吃饭。他们吃的是面食“麦疙头”,又叫“面疙瘩”。由于杜大又累又饿,一连吃了三海碗,觉得味道不错。他的穷朋友养的一只小猫,老是窜上跳下的,显得十分可爱。杜大拎起了猫的耳朵,与它玩耍起来。当他一接触这只猫的耳朵时,忽然来了“灵感”:多好的猫耳朵呀!它曲卷、滑腻,又小又薄,也很好看。而对照自己碗里的麦疙头,咳,味有多鲜,却有多丑!他一拍大腿,叫了一声:“有门儿……”
    没过几天,正式以“猫耳朵”命名的点心,在“知味观”应市了。这玩意儿吸引了广大顾客,生意果然很好。“知味观”也因此一举成名。
    那年三月,上海一家颜料店老板,饱览了西湖湖光山色后来到了“知味观”。他一看这猫耳朵,愣住了:小小的金边碗里盛着鸡肉丁,就像翡翠般晶莹;那片片火腿,酷似玛瑙般瑰丽;那薄薄的猫耳朵,浮在那清澈的汤水上,又恰如出水芙蓉般洁白透明。这老板不仅食欲大动,一尝,果然清口滑溜,令人赞不绝口。临走时,他用一块缎子裹着,带走了样品。于是,杭州的“猫耳朵”也传到了上海。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内蒙古饮食文化
郴州饮食文化
海丰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