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素有养鸭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板鸭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鸭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市场对优质鸭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为抢抓机遇,把我市传统的鸭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现就鼓励发展生态肉鸭养殖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宗旨,以优质生态肉鸭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强化服务措施,探索农户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效机制,努力提高鸭产业的规模效益。
二、工作目标
三、主要措施
㈠建立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采取典型引路、农民自愿、重点扶持等多种措施,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逐步改变分户散养状况,今年先在郑集镇举办养鸭基地试点,在魏岗、红星等村新建一批规模养殖示范小区,通过示范,带动其他农户发展养鸭业。
㈡政策扶持,鼓励引导。一是鼓励有发展养鸭意愿的农户,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合理流转土地,在不改变农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整合土地资源,农民可以土地出租或入股分红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由集体统一规划,采取多种形式投资新建养鸭基地。二是全市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用于对鸭舍、鸭棚建设的补助、养鸭小区的奖励和小额贷款贴息。⑴对新建标准化鸭舍、鸭棚的农户给予每平方米2元的补贴;⑵对养殖大户进行奖励。对年出笼肉鸭5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养鸭小区按5%的比例给予奖励,即年出笼肉鸭5万只,奖励2500元。具体考核奖励兑现办法由市财政、畜牧兽医部门拟定,报市政府同意后实施;⑶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采取农户联保等方式,向肉鸭养殖农户发放小额贷款,根据规模大小,安排2—10万元的贷款额度,贷款资金优先安排与鸭业公司签订合同和建设标准化鸭舍、鸭棚的农户;⑷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市农业部门对养鸭农户无偿提供技术培训指导。
㈢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在推行标准化圈养的基础上,逐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