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村党支部争先创优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西地村位于渤海镇西南2公里,共316户,总人口1178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9名,几年来,西地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务实,奋勇争先,把一个水稻、韭菜传统种植村转变成为经济实力雄厚,农民收入丰厚,基础设施完善,村务管理民主,精神文明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党建富民信息促进农民致富

  西地村以前水稻采取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一直停滞在垧产7500公斤,近三年来,村党支部依靠信息化建设,在全村推广了水稻“一段超早”种植技术,面积达 多亩,党支部组织水稻种植户上网学习,产前,把先进的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场次,受训群众300余人次。产中,利用网上发布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指导农民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使水稻产量明显增加。产后,上网查询水稻销售信息,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以前由于信息不畅,韭菜难卖,韭菜价格经济人说多少是多少,现在,依靠信息平台,村里每天发布韭菜市场价格,使农民免受损失。2010年,在韭菜产业发展的信息调查中,得知因牡丹江韭菜大市场的菜车入场费由原600元提高到XX元,致使韭菜经纪人压价、减量收购韭菜,造成菜农很大的经济损失时,村党支部立即与工商部门联系共赴牡丹江,与牡丹江韭菜大市场的管理人员协商,最终把菜车的入场费又降到了600元,为菜农挽回经济损失近3万元。

  西地村依靠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使村民得到信息致富的实惠。

  三、构建“四加”模式,做强韭菜产业

  西地村党支部一班人,牢固树立整体发展意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做好产业规划、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2010年重组了韭菜专业合作社,构建了“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2010年韭菜种植面积达1200多亩,西地村经济预计总收入175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教师创先争优活动个人计划
学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书
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干部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