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可塑性较强的群体,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无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奠基工程。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着力在“转变一个观念、搞活两个课堂、坚持三网共育、用好四大载体”上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转变一个观念,回归教育正道。小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对小学生的培养教育来看,价值观培育是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的需要,是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当前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的现状,从小抓起,从思想品德教育抓起,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抓起。具体来讲,就是要切实回归到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上来,让我们的培育工作真正源于学生生活,真实面对学生,面对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因社会生活变化而带来的道德认知和人生观、价值观变化的需求,让培育工作真正切合学生的内在动机与需要。要关注学生生活,真正坚持以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重视社会生活环境及其变化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培育工作。我们应重点按照“生活教育”的理念,在课程设置、内容安排、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改革。要遵循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教学方式的研究,突出实践与体验,强调由内到外的内化与生成,通过道德践行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坚决防止“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道德上的侏儒”,“高分低德”等违背教育初衷的不良现象再次出现。

  二是搞活两个课堂,拓展培育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层面的基本内容十分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内涵也极其深刻,要想取得良好的培养、教育效果,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