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名人口才故事样文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名人口才故事样文,供你参考。

  名人口才故事:忠臣与良臣

  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因为性格耿直,常常得罪人。

  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接到别人的告发,说魏征结党营私、意图不轨。唐太宗便派御史大夫闻彦博前去查办,但闻彦博并没有查出魏征有结党营私,意图不轨的问题。

  闻彦博向唐太宗汇报说:“魏征作为一个大臣,行为有一些不检点的地方,在一些细节上不注意避嫌,以致遭到别人的毁谤,这也是应该受到责备的。”

  唐太宗便派闻彦博去嘱告魏征,让他以后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

  几天后,魏征去见唐太宗,对唐太宗说:“古书上说,要想把一个国家治理好,君臣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合作。如果君臣之间不能坦诚相待,为臣的专门在检点自己的行为上下工夫,处处谨小慎微,那么这个国家要想兴盛就很难了。所以,对于您要我检点行为的训示,我实在不敢遵从。”

  唐太宗听后,觉得魏征所言很有道理,连忙说:“爱卿言之有理,是朕不对。”

  “我有幸能够侍奉陛下,希望陛下不要让我做忠臣,而要让我做良臣。”魏征拜谢说。

  “忠臣与良臣有什么区别吗?”唐太宗不解地问。

  魏征回答说:“所谓忠臣,虽然给君主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忠心耿耿地劝谏君主,但不被君主采纳,到头来,家与国都遭受损失,君主得了不好的名声,而他却得到忠臣的美名;所谓良臣,就是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并被君主采纳,因而身得美名,并能与君主同享荣华富贵。这就是忠臣和良臣的区别。”

  唐太宗听后,连声夸赞说:“你说得真是太好了。那么什么是昏君,什么是明君呢?&rdquo

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更多>>
最新发布文章更多>>
庭审中与法官辩论技巧
辩论赛有哪些经典技巧
辩论中说话的顾忌